张铁口算命传奇

发表时间:2017/04/06 00:00:00  浏览次数:3166  

张铁口算命传奇 

      说某镇有个姓兰的商人,晚年喜得一子,老夫妇俩对小孩爱如掌上明珠,过于溺爱至使小孩养成好吃懒做,人称“懒公子”。镇上有个张铁口,善于为人推命,言无不中。兰商人前往为其子算命,张铁口仔细算了半天,说到“命局财旺身旺,又有官星卫财,行年三十时当发,财积五百万。”为了表示真金不怕火炼特别写了命单,以便日后对照。兰商人大喜,便将张铁口的推断装在锦囊内,挂在儿子的胸前,以示不忘发财之年,并骄示亲友。过了几年,兰公子结婚,又过了几年,父母相继去世。兰公子由于不能自立,好吃懒做,老父所留产业,三两年内被化个精光,到最后夫妇俩竟论为乞丐,不过他们还是念念不忘30岁发财之年,每天细数日子,冀望发财日赶快到来。29岁时,兰公子运气不好,家乡碰上大旱,人人不能自给,如何能济助乞丐呢?兰公子此时贫病交加,山穷水尽,倒在破庙奄奄一息,弥留之际告许其妻说,我快要死了,事已至此,完全是张铁口的罪恶。你还年轻,我死后,你找个人嫁了,希望他捐具棺材,将我葬了,封棺时,一定要把这张命单纳入棺内,我要到阴司控告张铁口,以为妄谈命者戒。兰公子死后,果然一道阴魂直奔冥府,见到阎罗王,立刻把状子递上,阎罗王命拘魂使者,火速到阳间把张铁口拘到。张铁口辩说:小人替人推命,从未错误,除非那人的八字不准,但那不是小人的过错。阎罗王于是叫判官查生死薄,发现薄上登记的出生日期与命单相符,判官又查富人名册,禀告说:“此人应以贸易其家,司命真君在此人降生之日,即已交代招财,利市二神妥为照顾,看来非张铁口之过错。”随后,鬼卒押着兰公子的阴魂到招财利市二神官邸。二神说“依照命运行程,此人应在20岁兴业,但我们在360行买卖中,查无此人,想协助也无从下手,恐怕是改行学文吧,因此把钱财送到文昌君那里,那不是我所管辖的”。鬼卒又到文昌府,朱衣答称“我曾禀过文昌帝君,准备将数万两黄金作为他登科后之用,剩余的保存起来,但魁星在南北大小考场中,都未查到此人行踪,帝君以为此人改习武艺去了,于是将钱财封存,送到武帝那边。”贵卒匆忙赶到关帝庙,周仓说“不错,是有这么回事。不过我和关平巡视武场,并未见此人报名,又恐怕耽误了他发财日期,只好叫给转轮王定夺。”转轮王专司六道轮回。转轮王叫判官去查,查了半天才回禀说,此人确实已转生为人,但不习文也不习武,又不做生意,好吃懒做,钱财无处给付只得叫当地的土地公,叫他带埋在家中,他一挖就得到,钱未交到手是土地神的责任。“阎罗王有下令召来兰公子家乡那位老土地公。这位福德正神娓娓道来“小神领了库银,知道此人已流落破庙,就把银两放在庙级下,无奈此人从来不挖土,也不扫地。后来想布下银雨,又恐怕把他砸死,现在兰公子在此,正好把库银交还。小神为了替此人看管这些银子,已到寝食难安的地步了。”阎罗王听后,感叹说“真是天下之大,无奇不有,竟有如此懒惰成性的人!如果再继续让他投胎做人,实在害他,不如投生为富豪家里的猫,睡锦衣食膏粱,过一世富足而不必费力的日子算了。”这个故事虽然夸张而虚妄,但它讽刺了一切听天由命的人的结局是可悲的。持这种听天由命观点的人是绝对错误的。它虽然承认了作为规律的不可改变性,但他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,使人陷入无所作为的状态。在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他的不作为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
       相信命运的存在但又不陷入极端才是对的,当今社会飞速发展,竞争愈来愈激烈,自从引进西方的竞争机制,人们生活的不稳定感更是与日俱增。我们时常会对现已获得的既得利益,如财富,地位,权力,名誉,甚至情感等有一种忧虑,这种忧虑的痛苦有时甚至比没有得到这些东西更让人挥之不去。整天生活在担忧恐惧之中,总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它们,所以过的并不快乐,但如果他相信命运的存在,(关键是命运确实存在。)他就不会有这种忧虑和担心,因为命运中有些东西是大定数,是不会轻易改变的,如一个人的寿夭穷通富贵贫*等等。既然不能改变那么你的忧虑惶恐就于事无补,就成了庸人自扰。同样过分的企望也是如此,想通了这一点他就过的很快乐!同时他又不会完全被命运所左右,他也知道奋斗努力对人生的意义。所谓大富由命,小富由俭。君子素位而行,过着快乐的人生。命术源起正是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,如没有才华不该飞黄腾达的人飞黄腾达,没有经过奋斗的人却拥有大量的财富,没有德行的人却拥有荣华富贵,有才有德的人却反而穷困潦倒。等等一些特例,因总是不得其解,以及自己难以把握自己的未来和生活。又得不到合理的解释,于是乎归之于天命。从而慢慢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推测人未来的方术。中国人力求预测命运,外国人也同样如此,。西方占星术就是外国人占卜命运的方法,但他比较注重性格的研究与分析。所谓“性格决定命运”。所属的星座与其自身的性格是否存在一些吻合呢,我想你看完下面的描述后,你会有所默许的。但它把几十亿人分为12类,其粗拙程度与我国的命理学是不可同日而喻的。

上一篇:易学故事欣赏
下一篇:算卦救命
查看评论[0]文章评论